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监理和验收办法(试 行)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23:17:48  浏览:824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监理和验收办法(试 行)

科学技术部


关于印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监理和验收办法》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
国科发农社字〔2002〕3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科委、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委,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司(局):
为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强化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科技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保证转化资金项目的实施效果,切实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制定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监理和验收办法》(试行),现予发布,请遵照执行。

二OO二年十月二十八日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监理和验收办法(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以下简称“转化资金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以下简称“监理”)工作,客观评价转化资金项目的实施效果,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技部、财政部负责实施转化资金项目的监理验收工作,并委托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具体执行。
  第三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兵团、计划单列市科技主管部门受科技部委托,作为转化资金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单位(以下简称“监理单位”),协助科技部,对其所推荐的转化资金立项项目进行日常监理和验收工作,并接受科技部的监督。
第四条 监理单位监理项目范围的确定按照“谁推荐、谁监理”的原则,项目的推荐单位即是项目的监理单位。
第五条 监理单位根据《暂行办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合同书》(以下简称“《合同书》”)和本办法,对转化资金项目实施监理和验收,监理验收工作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第二章 项目监理

  第六条 转化资金项目监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合同书》。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合同书》组织实施项目,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自觉接受监理单位和科技部对项目的监理。监理单位亦应依据《合同书》,定期了解和检查项目的执行情况,督促项目承担单位认真履行合同、如期完成合同目标。
  第七条 对转化资金项目进行监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合同计划进度完成情况;项目资金到位与使用情况;项目科技成果的熟化程度、技术水平、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第八条 项目承担单位须在项目实施期内每年年末填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监理表》(以下简称“《项目监理表》”,见附件一),并于下一年度的1月1日至2月1日期间将《项目监理表》及相关附件和《项目监理表》数据软盘一式二份寄至监理单位。相关软件可从管理中心网站的“文件下载”栏目下载或向监理单位索取。
《项目监理表》是监理单位和科技部评价项目执行情况、决定能否按照《合同书》的约定进行项目中期拨款的重要依据。
第九条 监理单位须在每年年末对其推荐的转化资金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总结,编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工作年度总结报告》(以下简称“《工作年度报告》”,编写提纲见附件二),同时负责催报和接收项目承担单位填报的《项目监理表》,并根据所掌握的项目执行情况,在《项目监理表》上填写项目监理意见,于每年的2月10日至2月25日将《工作年度报告》和地方项目管理数据软盘一式二份、《项目监理表》及相关附件一式一份寄至管理中心。
监理单位提供的项目监理意见,是科技部评价项目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
第十条 科技部、财政部在认为必要时,将自行组织专家,对部分转化资金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以便及时准确地了解、核实项目执行情况。
第十一条 科技部根据项目承担单位填报的《项目监理表》、监理单位提出的项目监理意见、以及实地考察等综合监理信息,提出项目执行意见,并据此核拨合同剩余经费。
  第十二条 因不可抗拒原因,项目承担单位需对项目合同内容及目标进行调整时,应首先向项目监理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原因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监理单位提出意见并上报科技部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十三条 对执行情况较差的项目或有严重违约行为的项目,科技部将依据《合同书》的有关条款,缓拨、减拨或停拨剩余经费,直至终止合同。对终止合同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进行项目财务清算,并将转化资金支持的经费余额如数上交管理中心,科技部将在三年内不受理该项目承担单位对转化资金项目的申请。

第三章 项目验收

第十四条 凡是已立项转化资金项目,在合同期满时均应进行项目验收。验收工作在合同期满后六个月内进行的视为按期验收,超出六个月的视为延期验收,原则上延期验收时间最长可再延长六个月。
第十五条 转化资金项目的验收评审工作必须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验收工作的依据是《合同书》中规定的各项指标内容,验收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计划进度执行情况;项目资金落实与支出情况;项目科技成果的熟化程度、技术水平、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成果转化后取得的效益。
第十六条 科技部将在合同到期前2个月向监理单位发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验收准备工作通知》及《验收项目清单》,监理单位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对验收项目进行检查,并确定验收时间,报科技部备案。
第十七条 在确定的验收时间内,监理单位通知项目承担单位按要求编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以下简称“《项目总结报告》”,编写提纲见附件三),并填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验收表》(以下简称“《验收表》”,见附件四),做好现场验收准备;并由监理单位组织专家审阅承担单位提交的验收材料,对项目进行实地考查和评审;由专家在《验收表》中填写专家验收评审意见。
参加转化资金项目验收的专家必须由熟悉验收项目情况的科技专家和管理专家构成。专家由监理单位聘任,专家人数一般为5-7人。
对于重点转化资金项目,原则上由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直接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验收。
第十八条 监理单位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掌握的项目执行情况,在《验收表》中填写监理单位验收评价意见,并按照规定将验收材料上报科技部。
第十九条 验收材料的准备,是验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由项目承担单位、监理单位和专家共同完成,主要包括: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验收表》;
(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合同书》复印件;
(4)数据软盘(相关软件可从管理中心网站的“文件下载”栏目下载或向监理单位索取);
(5)相关附件:
* 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事务所)出具的转化资金项目专项审计报告及附注。审计内容为:项目执行期内资金到位与支出情况、项目执行期内各年度实现的各项经济指标以及累计实现的各项经济指标。
* 转化资金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各类成果的证明材料,鉴定报告,检测报告,已有产品或样品的可附照片。
以上验收材料统一由监理单位汇总后上报科技部。要求《验收表》一式三份、数据软盘一式二份、《项目总结报告》等其它材料一式一份。
第二十条 科技部、财政部根据上报的验收材料及日常监理工作完成情况提出验收结论意见,原则上对按期验收,并基本完成合同目标的转化资金项目视为验收合格。对基本按期验收,并完成合同目标有一定差距的转化资金项目视为验收基本合格。对没有按期完成合同目标,并且各项指标差距较大的转化资金项目视为验收不合格。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视情况予以通报,直至取消该项目承担单位再次申报转化资金项目的资格。
因不可抗拒因素导致无法继续执行的转化资金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申请、监理单位提出意见、经科技部确认后,可做项目结题处理。

四、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科技部负责解释。

附件一:
调查表编号(CA01)
资金资助类型(CA02) 1.无偿资助 2. 贷款贴息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项 目 监 理 表

项目名称(CA03)
立项代码(CA04)
单位法人代码(CA05) ——
单位全称(CA06) (盖章)
单位通信地址(CA07)
单位特性(CA08) 项目技术领域(CA09)
E-mail(CA10) 邮政编码(CA11)
单位法定代表人(CA12) 电 话(CA13)
填表人(CA14) 电话(CA15) 传真(CA16)
填报时间(CA17)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CA18)


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二OO二年
填 表 说 明
一、制表目的:为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管理,掌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的发展情况,实施对转化资金项目的跟踪和监理,特制定本表。
二、调查范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的项目。
三、统计表式:
表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执行情况概述(项目单位填写)
表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各指标完成情况(项目单位填写)
表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承担单位总体情况(项目单位填写)
表四监理单位意见表(监理单位填写)
四、填报要求:字迹清晰,符号准确,书写工整,易于辨认。所列栏目文字叙述和数据都应确切、可靠,表内栏目不得空缺,无内容时填写“无”,数据有小数时,按四舍五入取整数填写。
五、单位需提供的相关附件:项目新取得的区试报告、或田间试验报告、或安全性评价报告、或检测报告、或样机照片、或鉴定证书、或奖励证书、或行业许可证、或相关销售合同等证明项目正在实施及取得进展的文件。
六、报送程序:获得转化资金资助的项目承担单位应在每年1月1日至2月1日之内将上一年度报表、相关附件及数据软盘2套寄至监理单位。监理单位由科技部委托的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主管部门承担,项目监理范围按照谁推荐、谁监理的原则,即推荐单位即是监理单位。


封面指标说明
调查表编号:由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填写,是各监理单位报表收审、查阅和录入的工作编号,其中包括:报表年度(4位)、单位所在地代码(3位)、流水号(4位)。
资金资助类型:指项目获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的类型,包括:① 无偿资助;② 贷款贴息。
单位法人代码: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单位法人代码。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企事业和社会团体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89)》,由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给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长期的法定代码。
立项代码:项目获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时得到的唯一的立项代码。
单位全称:要求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进行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在填写时应使用规范汉字填写单位的全称,不得用简称,即应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单位特性:单位特性分两类,一类包括1农业科研院所、2高等院校、3科研院所整体转制企业、4科研院所办的企业、5大专院校办的企业、6涉农科技型企业、7国家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内单位、9国家级星火计划区域性支柱产业承担单位、A其他单位等,各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最多选择三项将代码填入前三个空格内。另一类根据单位注册登记属性划分,包括01国有企业、02集体企业、03股份合作企业、04联营企业、05有限责任公司、06股份有限公司、07私营企业、0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09外商投资企业、99其他企业等,各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代码填入后二个空格内。
项目技术领域:包括01种植业、02畜牧业、03水产业、04林业、05植物保护、06动物保护、07节水农业、08农产品加工、09生态环境、10 农业装备、11 信息技术、12 其它等,单位根据转化资金项目所属的技术领域选择相应的代码填入空格内。
E-mail:单位建立在Internet网络上的电子邮件地址。

表一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执行情况概述
简要说明项目执行情况(包括: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各进度指标完成情况;项目资金落实与使用情况;项目科技成果的熟化程度、技术水平及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及有关建议等。限500字)(CD01)

表二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各指标完成情况
—————————————————————————————
(一)项目负责人信息
—————————————————————————————
项目负责人姓名(CC01)
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CC02)
—————————————————————————————
(二)项目主要参加人员数量
(CC03)〖CC03=CC05+CC06+CC07+CC08〗单位:人
本年度项目新增就业人数 (CC04)〖CC03≥CC04 〗
—————————————————————————————
其中:高 级(CC05)
中 级(CC06)
初 级(CC07)
其 它(CC08)
—————————————————————————————
(三)项目已到位资金情况(单位:千元)〖CC09≥CC10,CC09≥CC11〗〖CC11=CC12+…+CC17〗
—————————————————————————————
累计到位资金总额(CC09)
其中:累计转化资金资助(CC10)
本年度到位资金(CC11)
其中:转化资金资助(CC12)
政府配套资金(CC13)
政府其它拨款(CC14)
金融机构贷款(CC15)
单位自筹资金(CC16)
其它资金(CC17 )
—————————————————————————————
(四)项目资金支出情况(单位:千元)〖CC18≥CC19〗 〖CC19=CC20+…+CC28〗
—————————————————————————————
累计支出资金合计(CC18)
其中:本年度资金支出合计(CC19)
其中:区域试验与示范费(CC20)
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费(CC21)
设备仪器购置费(CC22)
基建费(CC23)
销售费用(CC24)
流动资金(CC25)
培训费(CC26)
业务费及业务管理费(CC27)
其它(CC28)
—————————————————————————————
—————————————————————————————
(五)项目效益(单位:千元)
—————————————————————————————
本年度实现值 执行期内累计值

工业增加值(CC29/1)
产品销售收入(CC30/1)
其中:出口创汇额(千美元)(CC31/1)
技术服务收入(CC32/1)
净利润总额(CC33/1)
交税总额(CC34/1)
减免税额(CC35/1)
————————————————————————————
(六)项目专利、论文、人才培养情况
—————————————————————————————
本年度已获专利授权数(个)(CC36)
其中:发明专利数(个)(CC37)
本年度发表论文、报告数(篇)(CC38)
其中:全国性期刊论文发表数(篇)(CC39)
本年度出版著作数 ( 本)(CC40)
本年度培养人才数 (人)(CC41)
其中:专业技术职务由初级晋升为中级的人数(人)(CC42)
专业技术职务由中级晋升为高级的人数(人)(CC43)
培养博士人数(人)(CC44)
培养硕士人数(人)(CC45)
—————————————————————————————
(七)项目新品种开发情况
—————————————————————————————
本年度作物类新品种开发数(个)(CC46)
已示范推广面积(亩)(CC47)
本年度畜禽类新品种开发个数(个)(CC48)
已扩繁推广数量(头/只)(CC49)
本年度水产类新品种开发个数(个)(CC50)
已扩繁推广数量 (尾)(CC51)
本年度林木类新品种开发个数 (个)(CC52)
已扩繁推广数量 (株)(CC53)
本年度动植物其它新品种开发数(个)(CC54)
已扩繁推广数量 (个)(CC55)
—————————————————————————————
(八)项目本年度新产品开发数(个)(CC56)
—————————————————————————————
—————————————————————————————
(九)培训情况 〖CC57=CC58+……+CC61〗
—————————————————————————————
培训班期数 培训人员
本年度举办培训班情况合计(CC57/1)
其中:管理班(CC58/1)
其中:技术班(CC59/1)
其中:师资班(CC60/1)
其中:其它班(CC61/1)
—————————————————————————————
(十)试验示范情况
—————————————————————————————
建立试验示范区(基地)的类型(CC62)
1.种植业试验示范区(基地) 2.水产业试验示范区(基地) 3.林业试验示范区(基地) 4.节水试验示范区(基地) 5.畜牧业试验示范区(养殖场) 6.其它试验示范区

本年度建立试验示范区(基地)的数量(个)(CC63)
本年度建立试验示范区(基地)的规模(亩、头、只) (CC64)
本年度建立试验示范区(基地)的总投资 ( 千元 )(CC65)
本年度建立中试线 (条)(CC66)
本年度建立生产线 (条)(CC67)

—————————————————————————————
(十一)合同变更

项目实施单位变更情况(CC68)
1.无 2.仅单位名称变更 3.单位经济类型变更 4.单位股东变更
5.联系方式变更 6.技术整体转让
变更情况说明
填报说明

项目负责人:项目组组长或项目主持人。
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包括项目负责人、研究开发的技术骨干以及项目实施的主要工程技术人员。
项目新增就业人数:是指由于该项目的实施而直接向社会新吸纳的人数,不含本企业原有职工参与该项目实施的人数。
累计到位资金总额:指该项目从执行期起始日到本年度12月31日累计投资实际已到帐的资金金额。
累计转化资金资助:指该项目从执行期起始日到本年度12月31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累计对该项目资助的金额。
本年度到位资金:指本年度内本项目新增投资实际已到帐的金额。
转化资金资助:指本年度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对该项目资助实际已到帐的金额。
政府配套资金:指由于本项目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立项,各级政府(国家其它部委或地方各级政府)为此在本年度内对该项目资助的金额。
政府其它拨款:指非因本项目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立项,各级政府(国家其它部委或地方各级政府)在本年度内对该项目资助的金额。
金融机构贷款:指本年度内国内各类金融机构(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可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类贷款。
单位自筹资金:指本年度内单位将自有资金转为用于该项目的经费。自有资金不包括集资和借款等,这些应包括在“其它”来源中。
累计支出资金合计:指从执行期起始日到本年度12月31日为实施本项目所发生的所有费用支出的总额。
本年度资金支出合计:指本年度内为实施本项目所发生的所有费用支出的总额。
区域试验与示范费:指本年度内由于进行动植物新品种(品系)区域试验及示范所发生的经费总额。
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费:指本年度内由于进行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所发生的经费总额。
设备仪器购置费:指本年度内因开发本产品而购买仪器、设备等费用的总额。
基建费:指本年度内为实施本项目而进行的土地房屋等建设费用。
流动资金:指本年度内用于本项目研究、开发、生产等方面的流动资金总额。
销售费用:指本年度内在本项目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以及单位为本项目产品销售而专门设置的销售机构的日常费用。如用于本项目产品的市场开拓、宣传等费用。
培训费:指本年度内为推广本项目产品而举办的各种培训班所发生的费用。
业务费及业务管理费:指本年度内单位开展本项目的一些零星支出及项目的依托单位为项目研究提供条件和服务而提取的少量补偿费。
工业增加值:指企事业单位在工业活动中创造的价值。计算方法是: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工业部分的增值税。
本年度实现工业增加值:指本年内转化资金项目所实现的工业增加值。
项目执行期内累计工业增加值:指该项目从执行期起始日到本年度12月31日累计实现的工业增加值。
本年度产品销售收入:指该项目从本年度内全部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对外加工等所取得的收入。
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品销售收入:指该项目从执行期起始日到12月31日累计实现的产品销售收入。
本年度技术服务收入:指从本年度内由于项目技术转让、技术承包、培训及服务咨询、培训及服务而获得的收入。
项目执行期内累计技术服务收入:指该项目从执行期起始日到本年度12月31日累计实现的技术服务收入。
本年度出口创汇额:指该项目产品在本年度内出售给外贸部门或直接出售给外商的销售收入的总金额。包括境外技术合同实现金额及在国内以外汇计价的商品出售额等。
项目执行期内累计出口创汇额:指该项目从执行期起始日到本年度12月31日累计实现的出口创汇额。
本年度净利润总额:指该项目实现的利润在本年度内上交国家所得税后的剩余部分。(“亏损以“–”表示,并允许项目单位根据其利润总额进行估算)。
项目执行期内累计净利润总额:指该项目执行期间从起始日到12月31日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总额。
本年度交税总额:指本年度内经营该项目产品实际上交的各项税金及能源基金、教育附加费等。
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交税总额:指该项目从执行期起始日到本年度12月31日累计实现的交税总额。
本年度减免税额:指本年度内按国家有关规定,经有关税务部门批准所减免的各种税金额中该项目所减免的税额。
项目执行期内累计减免税额:指该项目从执行期起始日到本年度12月31日累计减免税总额。
本年度已获专利数:指本年度内项目从国家专利局取得的各项专利,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
本年度发表论文、报告数:指本年度内在国内科学技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国外科学技术期刊发表的论文,以及在专业学术会议相关出版物中发表的论文或报告。
全国性期刊论文发表数:指在国务院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管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
本年度出版著作数:指本年度内经过正式出版部门编印出版的科技专著、大专院校教科书、科普著作。
本年度培养人才数:指本年度内由于本项目的实施,参加项目实施的相关自然科学研究、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及农业技术人员当中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人员的总数,以及经本项目培养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人数。
作物(畜禽、水产、林木、动植物)类新品种开发数:指本年度内,由于本项目的实施通过省或部级审定的新品种的数量。
畜禽(水产、林木、动植物)新品种扩繁推广数量:指本年度内,由于该项目的实施,本项目所涉及的畜禽(水产、林木、动植物)新品种群体扩大的数量。
新产品开发数:指本年度内,由于本项目的实施而开发的新产品数量。新产品既包括其用途、技术设计和材料都有显著变化的全新产品,又包括由于工艺等其它方面的改进而使其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和改进的产品。
本年度举办培训班情况:指本年度内,由于该项目的实施,本单位在全国各地举办各类培训班的期数和培训人员情况。
建立试验示范区(基地)的类型:试验示范区(基地)是指具有一定可控性,拥有规范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措施,可实现高产高效,能代表本领域技术先进水平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包括养殖业、林业等)生产区域。
本年度建立试验示范区(基地)的数量:是指为推广本项目产品,本年度内所建立的试验示范区基地)的数量。
本年度建立试验示范区(基地)的规模:指本年度内建立的种植业、或水产业、或林业、或节水试验示范区(基地)的面积;或畜牧业试验示范区(养殖场)的畜禽总头数。
本年度建立试验示范区(基地)的总投资:指本年度内为建立本项目的试验示范区(基地)而投入的资金总额。
本年度建立中试线:指本年度内由于该项目的实施,本项目所涉及的可工业化开发的产品。如配合饲料、饲料添加剂、农药、兽药、农机装备、农产品加工等新产品中试线建立的数量。
本年度建立生产线:指本年度内,由于该项目的实施,本项目所涉及的可工业化开发的产品。如配合饲料、饲料添加剂、农药、兽药、农机装备、农产品加工等新产品生产线建立的数量。

表三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承担单位总体情况
单位:千元
—————————————————————————————
(一)单位年末总人数(CB01)
—————————————————————————————
(二)单位年总收入(CB02)〖CB02≥CB03+CB04+CB05〗
其中:产品销售收入(CB03)
技术服务收入(CB04)
商品销售收入(CB05)
其中:出口创汇总额(千美元)(CB06)
—————————————————————————————
(三)单位年上缴税费总额(CB07) 〖CB07≥CB008+CB09+CB10〗
其中:增值税(CB08)
营业税(CB09)
所得税(CB10)
—————————————————————————————
(四)单位年净利润(CB11)
—————————————————————————————
(五)单位年工业增加值(CB12)
—————————————————————————————
(六)单位年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CB13) 〖CB13≥CB14〗
其中:研究与发展支出(CB14)
—————————————————————————————
(七)单位年末资产总计(CB15) 〖CB15≥CB16+CB17+CB18+CB20 〗
其中:流动资产(CB16)
长期投资(CB17)
固定资产合计(CB18) 〖CB18≥CB19〗
其中:固定资产净值(CB19)
无形资产(CB20)
—————————————————————————————
(八)单位年末负债总计(CB21)
—————————————————————————————
(九)单位年末所有者权益(CB22)〖CB22=CB15-CB21〗〖CB22≥CB23+CB24〗
其中:实收资本(股本)(CB23)
盈余公积(CB24)
—————————————————————————————

表三 填报说明

单位年总收入:指本年度内单位生产产品销售收入、技术性收入和与本企业产品相关的商品的销售收入、其它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各种收入的总和。
产品销售收入:指本年度内单位销售全部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取得的收入。
技术服务收入:指本年度内单位技术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咨询与服务、技术入股、中试产品收入以及接受外单位委托的科研收入等。
商品销售收入:指本年度内单位销售以出售为目的而购入的非本企业生产产品的销售收入。
出口创汇总额:指本年度内单位出售给外贸部门或直接出售给外商的产品或商品的总金额。包括来料加工装配出口、境外技术合同实现金额及在国内以外汇计价的商品出售额等。
单位年上缴税费总额:指本年度内单位实际上缴的各项税金、特种基金和附加费等。
单位年净利润:指本年度内单位实现的利润在上交国家所得税后的剩余部分。按会计“损益表”中的“净利润”项的本年累计数填列。
单位年工业增加值:指本年度内单位在工业活动中创造的价值。计算方法是: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工业部分的增值税
单位年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指本年度内本单位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四类科学技术活动(统称技术开发活动)的经费总额。包括单位内部用于技术开发活动的经费支出及委托外单位进行技术开发活动而拨给对方的经费。
研究与发展支出:指本年度内单位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三类科学技术活动(统称研究与发展活动)的经费总额。包括在本单位内部用于研究与发展活动的经费支出以及转拨给委托的外单位从事研究与发展活动的经费。
单位年末资产总计:指单位在本年度末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它权利。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它资产。
流动资产: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长期投资:指单位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它包括购置股票和长期债券以及对其它单位的投资等形式。
固定资产合计:指单位在本年度末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所占用的资金合计。
固定资产净值:指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净额,未提折旧费的填报原值。
无形资产:指单位自己使用、自行开发以及从外界购入的专有技术、专利、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各种无形资产价值。为销售而开发或注入形成的知识产权不在此内。
单位年末负债总计:按会计报表的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之和填列。
单位年末所有者权益:指单位投资人对单位净资产的所有权,单位所有者权益等于单位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实收资本:指本年度内单位实际收到的投资人投入的资本。股份制企业填列股本。
盈余公积:指本年度内单位从单位利润中提取的各种公积金。


表四 监理单位意见表

填表人姓名 联系电话
累计完成匹配支持资金 本监理期内落实匹配支持金额
单位填报数据真实性判断 1真实2较真实3不真实4未收到单位监理信息表
项目进展情况(包括组织实施情况、资金落实情况、进度完成情况、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及有关建议
综合评价意 见 项目进展情况1. 按计划进行 2.进度超前 3.拖延 4.停顿 5.申请结题 6.申请终止7.待定项目进展情况为3、4、5、6、7的请选填主要原因(最多三项按重要顺序填写)1.指标制定过高 2.设备、材料未落实 3.协作关系影响4.资金未落实 5.市场因素 6. 技术骨干变动 7.技术难度大 8.内部管理调整 9.国家政策法规变化 A、项目有作假嫌疑 B、无法联系单位 C、变更监理单位 D、其它原因(业务部门盖章)
附件二: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工作年度总结报告



编写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传 真:
编写日期: 年 月 日







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二OO二年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工作
年度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一、组织实施情况:
1.本年度转化资金项目推荐情况
内容包括推荐组织情况,推荐数量,推荐项目的地区与技术领域分布等。
2.本年度转化资金项目的立项情况
内容包括立项数,项目的主要特点,立项项目的地区与技术领域分布,项目实施后预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
3.本年度转化资金项目实施情况
内容包括实施措施,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4.转化资金项目典型案例介绍分析
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进展情况、技术水平、效益评价、成功经验等。
二、组织管理经验
1.扶持配套措施
内容包括资金、人员、组织等扶持配套措施。
2.工作重点与体会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四、下年度工作安排
五、工作大事记
指监理单位为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及组织实施转化资金项目所做的重要事件。
附件三:
立项代码: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
单位名称(公章):
单位法人代码:
项目执行期:自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项目支持方式: 项目支持金额:
单位法定代表人: 电 话:
编 写 人: 电 话 ;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传 真:
编写日期: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二OO二年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执行
情况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一、项目名称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内容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四、项目科技成果的熟化程度、技术水平及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五、项目资金落实和支出情况
六、项目实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七、单位基本情况简介
八、存在问题与建议

附件四:
立项代码: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项 目 验 收 表

项目名称:
单位名称(公章):
单位法人代码:
项目执行期:自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项目支持方式: 项目支持金额:
单位法定代表人: 电 话:
填 报 人: 电 话 ;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传 真: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二OO二年

填 报 说 明

一、制表目的:本表是为全面了解合同到期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完成情况而设计的,是项目验收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填表要求
1.本表必须用印刷字体填写,由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
2.表内各项内容要求真实准确,文字简明扼要,不得虚报、谎报。
3.表格及文字部分的各项内容不得空缺,无内容时填“无”,数据有小数时,按四舍五入取整数填写。
三、报送期限:承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单位应在项目合同期满后的6个月内填报本表。
四、报送方式:承担转化资金项目的单位应在报送期限内,准备好(1)验收表、(2)软盘、(3)第五款所规定的相关文件;按照验收表三份、软盘二份、其它附件各一份的要求,将全套验收申请材料报送至监理单位。
五、单位需提供的相关文件
1.农业成果转化项目工作总结报告
2.农业成果转化项目合同书复印件。
3.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转化资金项目专项审计报告及附注,审计的内容为:项目执行期内资金到位与支出情况;项目执行期内各年度实现的各项经济指标以及累计实现的各项经济指标。
4.农业成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成果的证明材料(如:鉴定证书、检测报告、专利证书、各类奖励证书、技术成果评估报告等)。已有产品或样品的可附照片或样本。
六、附注
1.本表中表一、表二由项目承担单位填写,表三、表四由评审专家填写,表五由监理单位和科技部填写。
2.表一中项目“新增就业人数”是指由于项目的实施而直接向社会新吸纳的人员,不含本单位原有职工参与本项目实施的人员。
3.表二仅填写在项目执行期内所取得的各类研发、中试成果。

表一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项目合同完成情况

项目执行期内实际完成投资额 合 计 万元
其中项目立项后新增投资额 万元
项目立项后新增投资来源 单位自筹 万元
银行贷款 万元
财政拨款 万元 其中转化资金资助 万元
其中政府配套资金 万元
其中政府其它拨款 万元
其 他 万元
项目执行期内资金支出情况 合 计 万元
区域试验与示范费 万元
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费 万元
设备仪器购置费 万元
基建费 万元
销售费用 万元
流动资金 万元
培训费 万元
业务费及业务管理费 万元
其 它 万元

续表一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项目合同完成情况

项目完成时单位经济社会指标 单位总资产 万元 单位年总收入 万元
单位职工人数 人 其中因项目实施新增就业人员 人
项目完成时达到的年度经济指标 工业增加值 万元 产品销售收入 万元
技术服务收入 万元 净 利 润 万元
缴税总额 万元 创 汇 万美元
项目执行期内达到的累计经济指标 工业增加值 万元 产品销售收入 万元
技术服务收入 万元 净 利 润 万元
缴税总额 万元 创 汇 万美元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对完善我国民事申请再审复查制度的思考

长春铁路运输法院  尚立福

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进行再次审理的程序,立法上称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其实质是对发生法律效力但有错误的裁判进行再次审理,以期纠正原有错误的一种救济制度。它以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为对象,以民事判决、裁定确有错误为前提。是否确有错误,即是否具有再审事由,法院有一个发现和确认的过程。因此,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实际上包括案件的申请再审复查和再审审理两个不同的阶段。民事申请再审复查制度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进行实质性审查,以确定再审申请是否具备法定的再审事由、是否应当提起再审的审判活动。复查主要是对当事人认为原裁判存在再审事由或其他法定条件而要求撤销原判、进行再审的主张进行审理;再审则主要就当事人各方对实体权利义务的争议进行审理。
民事申请再审复查制度是审判监督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公民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重要作用。复查阶段就是对当事人的再审申请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再审事由的审查阶段,是法官综合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及生效裁判进行衡量的裁判阶段,是决定是否打开再审之门的关键环节,事关裁判的稳定和司法的权威,更关乎当事人合法权利的有效保障。申请再审复查制度担负着承上启下、分源截流的关键作用,是再审制度建设的核心环节,也是我国审判监督制度的关键。因此,从我国国情出发,从人权保障的角度,以当事人主义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基础,建立符合民事诉讼特征和审判规律的申请再审复查制度,是我国民事司法改革亟须完善的一项重要制度。
一、我国民事申请再审复查制度的现状与弊端
复查程序在我国民事再审制度中被法律真实确定是我国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的规定,该法规定了当事人有“申诉”的权利,但这并非诉权。我国学者一般认为诉权是公民所享有的请求国家司法保护的权利,即纠纷主体将民事纠纷引入民事诉讼,请求法院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纠纷或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利,诉权的行使引发民事诉讼程序启动的法律后果 。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诉所涉及的生效裁判进行复查,该复查工作的性质为法院的审查立案行为,是一种带有行政化色彩的非规范化、非程序性的内部处理行为,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诉对生效裁判进行实质性审查,确定是否确有错误,并决定是否提起再审。由于这种复查制度是以国家公权力即监督权为基础建构的,而并非基于当事人的诉权,其性质为纠错程序而非维权程序,因此产生了完全职权化的复查过程,由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提起再审,当事人的申请再审不能直接启动再审程序,该种申诉处理方式在司法实践中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矛盾和弊端。
为解决这种矛盾,1991年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虽然“申请再审”与“申诉”并存于法条之中,但其与“申诉”具有质的区别,本质是一项诉讼权利,是当事人诉权在民事再审程序中的表现, 这项改动无疑是立法上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我们可以把这种变动看成是试图在我国建立“再审之诉”制度。“再审之诉”是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概念,指再审诉讼程序的提起直接基于当事人行使诉权的行为,法院以“诉讼程序”的方式审查当事人的再审之诉请求,即赋予当事人请求司法救济和接受司法裁判的诉讼权利,只要当事人申请再审并符合法定条件的则直接启动再审之诉程序 。多年来,在我国当事人的申诉是信息反馈引起复查及再审的主要渠道,故民诉法依然保留了“申诉”这一提法,同时规定了申诉再审的五种情形,也是基于这五种情形不能穷尽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理由,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也没有排斥当事人申诉而提起再审的途径。从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的内容理解,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权利已经明确,但人民法院对此申请应当如何审查,没有明确程序规范。经过十多年的司法实践表明,现行民事诉讼法确定的当事人的申请再审诉权并未得到切实的保障和实现,甚至处于虚置的状态,申诉复查处于随意、草率、无序的“暗箱操作”之中,规范意义上的再审之诉制度尚未建立。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发展,以及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民事申请再审审查制度日益暴露出其弊端,阻碍了司法公正与效益,主要表现在:
(一)、严重损害司法权威与司法公正
“无威则无信,无信则不立”,司法权威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说,没有司法权威,就没有司法公正。目前,司法权威有待提高是勿庸讳言的,现在种种对司法的责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司法缺乏权威。为什么那么多败诉者都上诉、申诉?就是他们不相信法院是公正的;为什么那么多人怀疑法官徇私枉法、贪赃枉法,而不考虑自己在纠纷中、诉讼中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因为大家不信任法院是公正的。原因是什么呢?屡屡见诸新闻媒体的司法腐败是罪魁祸首自不待言,现行民事申请再审制度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没有司法权威,法律就让人感到不可靠,法律就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德沃金指出:“使法律看起来不那么可靠,不那么公平,也会削弱社会对法律的尊重。如若没有这种尊重,法律,这一正常情况下引导社会和经济发展最有效力的手段,就将失去它对这一发展的影响。”失去了法律的影响、规范、引导作用的社会,怎么能建立法治社会?
权威来源于确定性,而不仅仅是正确性。在制度设计上,当前的自我否定性的民事再审制度就给人一种终审判决不确定的感觉,而在实践中申诉成功的个例无疑加重了对法院终审判决不确定的怀疑。其直接后遗症就是造成了社会民众对司法公正的怀疑,进而与司法腐败联系起来。司法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当这道防线不牢固时,民众对法律的信仰就会动摇。
(二)、终审裁判的稳定性和既判力受到削弱
诉讼程序具有一种特殊的稳定性,即一经走过就不得轻易回复,除非法律上做了特殊的安排,规定了除外的情形。在现实生活中,裁判文书生效后,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断地申诉,法院方面不断地再审复查,使已经确定下来的法律关系仍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胜诉方不放心,败诉方不甘心。法律所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仍处于悬置状态,终审裁判的稳定性受到严重的威胁。法院的判决一旦作出后即产生当事人不得以通常程序,就该案再为争执,以维护法的安定性的效力,即“既判力”,既判力要求,除非法律上安排了特定的救济程序,依照诉讼程序作出的裁判一旦生效就被固定,不得轻易被推翻或改变。由于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立法上的不严谨和司法上的滥用,造成了大量终审不终的现象,破坏了裁判的既判力,对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生活秩序带来负面影响不可避免。
(三)极大浪费司法资源、严重扰乱诉讼秩序
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民事审监制度的缺陷,出现部分案件历时十余年,先后判决、裁定十余次,当事人仍然四处申诉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法院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被大量消耗,当事人在长期的诉讼过程中,也承受了巨大负担。现行的民事审监制度总是让当事人存有希望,而只要有一线希望,许多当事人就要不断申诉,一审、二审、再审,再再审……中院、省院,一直到最高院,在法院讨不到“说法”了,就到人大、政协,要不求助于新闻媒体,大肆炒作。反正申诉的门路很多,这里申诉完了到那里申诉。而法院在现行民事审监制度和当事人反复申诉的情况下,不得不一次次启动民事审查程序。这种无限申诉的民事再审制度使两审终审制度形同虚设,严重扰乱了诉讼秩序。
(四)法律的调节功能弱化
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司法就是通过法律适用解决社会关系的矛盾和纠纷。在按照法律程序终审裁判后,纠纷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应因终审裁判而确定下来,以利于经济活动的继续运行。但是,我国民事再审复查及再审制度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不断的申诉、再审,使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败诉的一方总是千方百计寻找各种途径将已经终审的判决推翻,而现行的民事再审复查制度恰恰为这种努力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法院终审判决的既判力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民事再审复查及再审之后的裁判结果仍必然存在败诉的一方(除少数的调解结案的以外,且不论调解的正当性),那么新的一轮申诉、再审就开始了,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节功能弱化了。
二、我国民事申请再审复查制度的症结
由于我国民事诉讼过于追求个案的绝对公正,无视生效裁判的稳定性、权威性,忽视诉讼的程序利益,导致民事申请再审程序任意性太大,在实践中的弊端日益暴露,分析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启动复查的主体过多
为防止或纠正错误的裁判,法律规定了可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当事人的申诉和申请再审可引发复查程序的启动,从司法部门内部来看,不但作生效裁判的法院可以主动对生效裁判进行复查,上级法院行使监督权,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这些部门都可以通过指令复查,检察建设而启动复查程序。从司法部门外部来看,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及有关部门的领导、人大代表往往以函件、建议函等方式要求法院对个案进行重点查办、督办,且案件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应当承认,外部监督对于促进法院公正执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外部监督的监督主体、形式的多元化,权限以及监督程序缺乏具体的规范,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滥用监督权的现象。况且外部监督以提起再审的方式的进行,违背了民事诉讼“不告不理”和当事人处分权主义的基本原理,实际上侵害了当事人的再审诉权。
(二)管辖不明、层级混乱
现行民诉法第178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如此,原审法院及其所有上级法院均有权受理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并进行复查,上级法院也有权指令原审法院进行再审或要求其复查并汇报结果。由于管辖规定缺乏特定性,导致实践中当事人越级申请再审、滥用申诉权利,扰乱了正常的诉讼秩序,加重了法院和社会的负担,而且也容易使各级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诉或再审申请相互推诿,谁都有权管,谁都不管,反而陷入申诉或者投诉无门却又申诉不止的怪圈,结果一些错案不能依法得到纠正,确实需要救济的当事人合法的正当权利得不到司法程序的补救。
(三)、申诉期限规定较长,申诉次数无限制
时效性是程序公正的直接体现。任何诉讼都有时间限制,审判监督程序也应如此 。现行民诉法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为二年,虽然改变了过去民诉法无限制的规定,但二年的申请期限仍过长,这与民诉法规定的当事人不服判决的上诉期十五天不相匹配,申诉与上诉相差太大,不利于裁判效力和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对于法院和检察院提起复查的,更没有期限限制,任何时间均可提出。此外,申诉次数未能限制性规定,加之启动复查和复查主体的多元化,致使众多的案件在各级法院反复复查。有的案件历时十余年,反复申诉,再审,使得法院生效裁判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严重损害了社会对司法的信任,也造成诉讼和司法资源的极大学浪费。
(四)、复查的标准过于概括
复查审查的内容即为提起再审的实质条件,民事诉讼法第177条规定的“确有错误”标准、第179条规定的可提起再审的五种条件过于概括、原则,不够明确,缺乏可操作性。日本民诉法规定的再审理由有十种,与德国民诉法规定的大体相同,都是比较明确的。况且“确有错误”在理论上不符合民事诉讼的一般规律,缺乏科学性,由于当事人的申请并不必然引起再审程序的发生,因此这种“确有错误”显然不是当事人说了算的,使当事人常常与法官发生理解分歧而产生磨擦和冲突,同时也使法官在该标准的把握上有太大自由裁量权,容易形成法律外的寻租空间,滋生腐败。当事人频频申诉,“申诉状”漫天飞,导致本应再审的得不到法律上的救济,而不该再审的案件却被推翻原生效裁判,裁判稳定性、司法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和损害。
(五)、复查方式的非规范化、非程序性
如前所述,复查是法院一种行政化的内部审查活动,而不是诉讼审理程序,处于不规范的状态,其过程是任意和不透明的,缺少程序性规范。对同一类型同一性质的案件,有的法院组成合议庭,对申诉和申请再审理由进行评判,决定驳回或裁定再审,有的法院则仅由审判员一人进行审查,决定驳回或汇报提出再审。有的复查案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裁定再审获得救济,而某些复查案件长期得不到解决。在复查方式上,基本采取不听证审查,不听取对方当事人的答辩意见,不组织双方质证、辩论,当事人基本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提供证据等。复查过程缺乏当事人的参与程序,完全是法院独自进行的书面审查,复查结果的作出也不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随意性太大,违背了审判公开的司法原则,在实践中常导致先定后审,实际上为当事人正常的申请再审设置了行政管理障碍。所有的申诉、再审申请人都认为申诉、申请再审难,申诉、申请再审权得不到保障,尤其是被申请方对复查不公开很是不满,往往不知道案件已进入复查程序,认为案件复查透明度不高,暗箱操作现象严重 。这不仅严重侵害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也有损司法的公正性。
(六)、复查环节与再审程序相分离
由于我国将复查作为法院对生效裁判决定是否再审的审查立案行为,因此即使一些法院将复查工作转入审监庭进行,但复查仍是法院审查生效裁判是否确有错误的阶段,由立案庭或审监庭的合议庭对再审申请进行实质审查,若认为案件存在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的情形,则提交审委会研究决定,由院长提起再审程序。之后,转入立案庭重新立案,再分配给审监庭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审理或指令下级法院进行再审。复查工作与其后的再审程序是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相互分离的环节,复查是完全独立的,有专门的合议庭审理、有独立的案由和案号,并形成独立成册的卷宗材料。这繁琐、曲折、反复审查的过程浪费了诸多的司法资源,且由于法官个体之间对案件事实、法律适用等方面的理解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司法实践常出现再审合议庭否定复查合议庭的意见,维持原判的情形,不仅白白浪费了有限的司法资源,也使当事人对如此左右摇摆的司法程序产生极大的不信任。
综上,现行民事再审复查制度并不符合建构再审之诉制度的要求,缺乏程序性,行政化的复查环节,未能充分保障双方当事人的参与,阻碍了当事人申请再审诉权的实现,降低了当事人对司法救济、司法公正的满意度,反而引发当事人缠诉不休的不正常后果。因此,为建立有限再审之诉制度,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完善我国民事申请再审复查制度势在必行。
三、我国民事申请再审复查制度的完善
马克思曾经指出:“审判程序和法的关系如此密切,就象植物的外形和植物的联系,动物的外形和血肉的联系一样。审判程序和法律具有同样的精神,因为审判程序只是法律的生命形式,因而也是法律的内部生命的表现。”实体法和程序法是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实体法是程序法产生和存在的前提,程序法是实体法贯彻实施的保证方法和手段。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的设立是为了解决平等主体间实体权益的纠纷。为此,作为民事诉讼程序制度下的民事申诉再审复查制度,必须具有民事诉讼程序特征并根据制度设立的目的,体现其应有价值和遵循一定的原则。复查程序是再审之诉的合法性审理程序,在对其进行制度建构和规则设计时,必须遵循民事诉讼意思自治、处分权主义的基本原则及一般规律,并且由于再审案件的特殊性,应充分考虑在确保裁判的终局性和确保原判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的真实性之间取得某种平衡。在建构再审之诉制度、完善复查制度的同时,必须对再审之诉的立案受理条件及审查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
(一)、树立“依法纠错”观念,改变“有错必纠”的司法理念
我国现行民诉法是根据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这一立法指导思想设计再审程序的,立法者鉴于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保障当事人实体权利的最后一道屏障,所以在该程序中更是尽力突出程序的工具价值,力图追求实体上的绝对公正,坚持“实事求事,有错必纠”的司法理念。这当然有其积极的一面,它重视保护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充分体现了实体公正,尤其强调了个案的实体公正,意使每一个案件都得到正确的处理,使每一个错案都得到彻底纠正,这无疑是项非常理想的司法原则。但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从法哲学角度来分析,该司法理念对于民事审判来说,既不合适又不可能,并且危害很大。首先,体现了浓厚的职权主义色彩,不符合民事诉讼解决私人纠纷的目的,违背了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处分原则。其次,有错必纠也是难以实现的,有错必纠原则建立在诉讼理想是追求客观真实的错误认识上,完全追求所谓的客观真实性在诉讼中是不能成就的,诉讼总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况且,我们所要求的案件的客观事实又都是过去而非现在正在发生着的现象,证据所证明的事实无法与客观事实完全吻合。审判实践中法律事实往往与客观真实不尽相同。因此,有错必纠在司法实践中无法实现。最后,有错必纠原则导致既判力的弱化,严重损害了程序的安定性和诉讼公正。诉讼是根据国家审判作出公权性的法律判断,是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为目的,而终局判决正是这种判断。它不但拘束双方当事人服从该判决的内容,使之不得重复提出同一争执,同时作为国家机关的法院当然也必须尊重国家自己所作出的判决,这就是既判力。既判力是诉讼程序安定的重要保证、主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当事人已享受司法组织审理的司法保障,法官的判断会有差错,新的判断同样会有差错,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如果第一次判决是在所有合法的证据下作成的,就视为讼争已得到一次性的解决。通过比较法的考察,西方发达国家总是首先保证裁判的既判力,再审程序的启动只有在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以严格的事由申请再审情况下才能发生。因此,再审的案件很少。
就整体而言,有错必纠原则并无不当,问题是司法领域中的错误或者说司法错误,有其独特的衡量标准,将一般错误观念的标准强行作为司法错误的衡量准则,必然与现代司法价值理念发生冲突。现代司法的公平理念,只在于法律事实基础上的相对公平。现代司法效率的要求,亦绝不允许个案以任何理由无止境地拖延,迟到的正义也是不公正。案件只要是在合理的期限内,在双方平等、合理的诉讼权利背景下,在相对独立与中立的机构与人员主持下,依照法律约束力处理纠纷就应保障裁判结果的即判效力。若因当事人未能在合理期限内,未能正当行使诉讼权利的情形下,致使案件并未在完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得到公平了结,那么此等缘由绝不能用来冲击既定裁判的效力,更不能以所谓的有错必纠来横加干涉。再审工作必须贯彻依法纠错原则,这是有错必纠原则在司法程序中的具体体现。因此,以依法纠错替代有错必纠作为民事再审复查程序的司法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二)限制提起民事再审复查的主体
1、强化当事人的申诉权利
当事人对生效民事裁判不服,享有申诉的权利。但长期以来,当事人的申诉权一直得不到应有的对待,甚至受到漠视,当事人对此极为不满。根据现代司法理念应将当事人对生效裁判不服的申诉权利定位于再审之诉,即按照诉权的模式定位申诉权利。为此,合理设计当事人提请再审之诉的法律要件,规范法院按正当程序管辖、受理并审理再审之诉等环节,应成为修正民事再审程序予以重点关注的内容。应善待当事人的申诉权利,可以对当事人所有的申诉均实行立案复查,口头或书面答复当事人,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再审予以立案,不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予以驳回申诉。
2、弱化检察院的民事再审抗诉权
民事案件的特点在于它们都是私权利益争议的案件,赋予人民检察院对民事不受限制的广泛抗诉权力,使得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利益法律代表人的主体地位变得模糊起来。司法实践中,诸如人民检察院抗诉出庭的身份、调查取证的权力、抗诉与申诉以及申请再审的关系等,皆难以得到满意的解答。为此,应在完善民事再审程序中统一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民事抗诉的案件,严格限制在生效裁判的结果危害到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范畴,减少抗诉案件的范围和数量,以便有利于民事诉讼“不告不理”、“处分”等原则落到实处。
3、取消法院依职权发动民事再审
法院自行决定启动再审程序,有违法院居中裁判的公正、公平的司法理念。理由是:法院依职权决定民事再审违背了不告不理的民事诉讼原则。因为法官在诉讼中的中立裁判角色决定其在启动程序方面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否则,即与偏袒一方当事人无异。因为启动审判程序的当事人都是有诉须审的,与对方当事人是成对立关系的,所以法院在启动再审程序的同时也就丧失了中立裁判的立场,法院的公正性就会受到当事人的置疑。虽然再审程序的审判对象是由法院作出的裁判,但并不表明法院就有启动再审的连带责任,即使此举初衷可能是勇于自我纠错,但其实纯属多余。因为一个错误生效裁判的最直接受害者并不是法院,而是一方当事人,所以说,该当事人是最有可能发现错判而申请再审的。法院缺乏这种发现错判的利益相关之基础,所以不具有实效性,特别是在民事诉讼中,裁判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纠纷,而双方当事人也有可能为此互做让步,以至息讼服判。现法院单方为追求裁判的准确无误,再将双方当事人拖入诉讼之中,这样不仅违反了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也有悖于民事诉讼的目的。
(三) 、完善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审级规定
1、确定民事申请再审复查的管辖法院
现行的民诉法规定,民事申请再审可以由原审法院管辖。但是由于再审是重新审查和推翻原审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因此,由原审法院进行再审,就好比病人充当自己的医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疗效。尤其是在原审法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时,原审法院再审,会尽力袒护其工作人员,回避由他们非法行为而引起的案件错误,这样的再审更会流于形式。因此,笔者认为应将再审案件提高一个审级,统一由原最终作出生效裁判文书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审理(最高法院终审的案件不得进行再审)。这种管辖制度的实行,不仅能使当事人较易产生信赖心理,接受再审结果,而且也有利于上级法院监督下级法院的审判工作。这样基层法院可以集中有限人力、物力搞好一审案件。从与国际接轨来看,由较高级别的法院受理再审案件也和世界上多数国家的规定相一致。
2、取消指令民事再审复查
在司法实践中,上级法院发现可能提起民事再审的事由后,常常指令下级法院进行再审复查,让下一级人民法院向本院汇报复查情况,使得申请复查案件在二级法院之间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严重损害当事人的利益,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当事人的上访。在确定了民事申请复查制度的管辖法院后,同时应当取消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复查,这样由于指令再审复查而产生的各种弊端便迎刃而解了。

劳动部、财政部关于建立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直属企业空勤人员飞行小时费及空、地勤人员伙食费标准的复函

劳动部、财政部


劳动部、财政部关于建立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直属企业空勤人员飞行小时费及空、地勤人员伙食费标准的复函
劳动部、财政部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
你公司《关于部分企业空、地勤人员执行民航飞行小时费及空地勤伙食费标准的函》(航空人〔1995〕520号)收悉。经研究,现提出如下意见,请研究执行:
一、同意建立航空工业总公司直属企业空勤人员飞行小时费标准,具体标准见附表。
飞行学员不发飞行小时费。
二、同意建立航空工业总公司直属企业空、地勤人员伙食费标准,空勤(含飞行学员)伙食费标准为30元/人·天,地勤伙食费标准为10元/人·天。
三、飞行小时费和伙食费增资额在成本中列支,并在工资总额基数外单列。
四、空、地勤人员调离本岗位从事其他工作,不得再享受飞行小时费和伙食费标准。
五、新建飞行小时费标准和伙食费标准,从1996年1月1日起执行,由你公司具体组织实施。
此次建立空勤人员飞行小时费标准及空、地勤人员伙食费标准系应急措施。今后需进一步研究拟定适合航空企业生产特点和各类人员工作性质的工资制度改革方案,以便较好地解决航空企业职工按岗位劳动差别和实际劳动贡献领取劳动报酬的问题。
附件: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直属企业空勤人员飞行小时费标准(略)



1995年8月29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